资视么我为什位老玩家看好的投一角
最近参加了几场区块链会议,说实话有点失望。整个行业似乎又进入了一个"冰河期"——除了比特币铭文还在狂欢外,大家都在埋头搞基建。公链模块化、Mev、AA钱包、ZK这些技术名词满天飞,但真正能让普通用户兴奋的应用场景却寥寥无几。
游戏:区块链破圈的希望之光
这让我想起V神几年前说过的话:区块链最先落地的可能是金融和游戏。作为一个从魔兽世界时代就开始沉迷网游的老玩家,我特别认同这个观点。想想看,Web2游戏产业已经是个2000亿美元的市场,30亿玩家的庞大用户基础。这不就是区块链最渴望的"破圈"机会吗?
不过,上一波Play to Earn确实玩砸了。Axie和StepN这些项目太执着于"赚钱",完全忽视了游戏本身的乐趣。就像开了一家餐厅,只想着怎么让顾客付钱,却忘了把菜做好吃。这种本末倒置的模式注定走不远。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过两年的摸索,新一代Web3游戏正在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Web2.5:游戏为主,赚钱为辅
这类游戏更注重可玩性,区块链元素更像是锦上添花。不再是简单粗暴地把资产上链,而是把NFT、社区治理等特性自然地融入游戏体验。就像《赛博朋克2077》里的世界观设定,科技感不是生硬地贴上去的,而是整个故事的底色。
纯Web3:原汁原味的链上世界
这类游戏更硬核,像是黑暗森林这种完全在链上运行的游戏。它们代表着区块链游戏的终极形态,但目前还像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需要更多时间成长。
Matr1x的制胜之道
为什么我们特别看好Matr1x?简单来说,它在Web2.5这个赛道上做到了极致。
1. 选择了一个被验证的黄金赛道
看看现在的游戏市场,射击和MOBA是最受欢迎的两大品类。《CS:GO》《绝地求生》《英雄联盟》这些游戏的持续火爆就是最好的证明。Matr1x很聪明,第一款游戏直接对标CS:GO,第二款正在开发吃鸡模式——这种成熟的玩法已经经过了市场检验。
更重要的是,射击游戏特别适合直播和电竞赛事。我自己不玩吃鸡,但经常在Twitch上看主播玩,那种紧张刺激的观赛体验特别容易吸引观众。Matr1x之前的测试直播就吸引了11万观众,这个数据相当亮眼。
2. 品质堪比Web2顶级游戏
说实话,之前很多链游的画面和玩法简直像回到了十年前。Matr1x Fire完全不同,它的游戏品质完全可以和Valorant这样的顶级射击游戏相媲美。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瞄准了一个市场空白——CS:GO和Valorant都没有手游版本,而Matr1x Fire正是从这里切入的。
内测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20万注册玩家,15000日活,平均游戏时长2小时...这些数字放在Web2游戏里都很出色,更别说在链游圈了。
3. 独特的Web3文化基因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玩法差不多,为什么不去玩CS:GO?这个问题问得好。就像在加密圈,人们不在乎你戴什么手表,而是看你的NFT头像够不够酷。Matr1x打造了一个完整的未来世界观:地球资源枯竭、AI统治、数据主权争夺...这不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讨论的Web3议题吗?
最妙的是,普通的游戏玩家甚至感受不到这是款Web3游戏。只有当你想要收集稀有皮肤时,才会接触到NFT市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设计,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4. 一个会"搞事情"的全能团队
在Web3做游戏,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团队需要懂游戏开发、懂区块链、还要会营销。Matr1x团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既有来自游戏大厂的资深制作人,也有区块链领域的OG。更重要的是,他们太懂如何制造话题了——从KOL直播到Cosplay营销,从电竞比赛到IP衍生开发,每一步都踩得很准。
目前项目还在早期阶段,但NFT交易量已经突破7000ETH,地板价涨了十多倍。这个成绩足以证明市场的认可。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项目。但Matr1x给我的感觉不一样——它不是在简单地蹭Web3概念,而是在认真做一款好游戏。在下一轮牛市中,它很可能会成为真正的破圈之作,让更多普通玩家感受到Web3的魅力。
当然,投资永远有风险。但如果你问我现阶段最看好的Web3游戏项目,我会毫不犹豫地说:Matr1x。
(责任编辑:急报)
-
今早的加密市场可谓热闹非凡,各大玩家都在上演"加速跑"的好戏。说实话,作为一名跟踪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能明显感觉到整个赛道都在为下一轮爆发做准备。稳定币玩家开启技术军备竞赛Circle和Paxos这对老对手居然开始联手了,这让我想起去年熊市时他们还在互相较劲的场景。现在两家顶级稳定币发行商正与Bluprynt这家初创公司合作,测试一种全新的发行验证技术。简单来说,就像给每一枚稳定币装上"出生证明"... ...[详细]
-
说实话,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的动静可真不小。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我发现以太坊最新的供应数据确实让人捏了把冷汗 - 短短30天内新增了3万个ETH,折合约4790万美元!这个数字放在任何市场都不是个小数目。以太坊怎么了?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整个加密圈都为以太坊"合并"欢呼雀跃。那场从POW转向POS的华丽转身,让ETH瞬间变得稀缺起来 - 发行量骤降90%。我当时就在想,这下以太坊的支持者... ...[详细]
-
就在大家还在为比特币今年的涨幅惊叹时,BitMEX的联合创始人Arthur Hayes又给市场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位向来以"语不惊人死不休"著称的加密大佬最近放话:到2026年,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会冲到惊人的75万至100万美元。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哥们是不是喝多了?"但仔细想想,十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比特币能值6万美元,估计你也会觉得他疯了。疯狂的预言背后是什么逻辑?H... ...[详细]
-
最近几个月刷推特的经历真是让我又爱又恨。作为一个资深区块链观察者,我不得不每天面对各种关于扩容方案的激烈辩论。特别是关于单体区块链和模块化区块链的争论,简直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阵营都坚称自己才是未来,把对方的技术说得一无是处。说实话,这种非黑即白的讨论方式让我很困惑。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技术浪潮的老人,我深知这个世界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就像《星球大战》中塔图因星球的双太阳系统一样,两种看似对... ...[详细]
-
昨晚的行情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就在美国PPI数据公布的那一刻,整个加密市场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直冲而下。我看着盘面上的数字飞速跳动,心里不禁打了个冷颤——比特币、以太坊带头跳水,那些跟风的山寨币更是跌得惨不忍睹。暴跌背后的血泪教训你知道吗?就在这24小时里,全球有超过20万投资者被强行平仓,总金额高达9.6亿美元!这让我想起圈内一位老友常说的一句话:"牛市里的亏钱速度,往往比熊市还快。"这话一... ...[详细]
-
说实话,当我去年接手a16z社交媒体运营时,心里是有点发虚的。要在竞争激烈的创投圈杀出一条血路,想想都觉得压力山大。但短短一年时间,我们的社交账号就突破了10万粉丝大关。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真的让我学到很多。内容为王,但需要"社交化"改造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有一个超强的编辑团队。那些深度研究报告和投资人访谈,放在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内容。但问题来了:谁会愿意在手机上读5000字的行业分析?我的做法是... ...[详细]
-
最近老有币圈的小伙伴跑来问我:"老王啊,你说比特币今年会不会跌破2万?2024年会不会迎来新牛市?"看着大家焦虑的眼神,我觉得是时候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我对市场的看法了。减半前的最后一跌说实话,我从业这么多年,每次减半前市场都要玩这套"狼来了"的把戏。就像2015年那次24%的暴跌,2019年38%的大跳水,这次我估摸着30%左右的回调跑不掉。要是按现在价格算,2万美元这个心理关口还真可能被砸穿。我... ...[详细]
-
在最近一期的《乔·罗根体验》播客中,这个让全球数千万观众着迷的节目再次引爆了加密货币圈的热议。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人,我完全被罗根和Altman关于比特币的那段对话给迷住了。为什么这位"播客之王"如此看好比特币?罗根在节目中展现出的热情简直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他特别提到了比特币那个令人着迷的特性——限量2100万枚。这让我想起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时的震撼:在央行可以无限印钞的世... ...[详细]
-
朋友们,是不是最近看盘看得有点晕?总感觉市场在和你玩捉迷藏?说实话,这种感觉我特别理解。很多人天天在问:"这到底算不算牛市啊?"让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观察:当大多数人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牛市其实已经走了好几个街区了。数字不会说谎:我们确实身处牛市记得2022年底那个寒冷的冬天吗?比特币缩水到1.5万美元出头,市场一片哀嚎。而现在呢?12万美元的高位已经站稳脚跟。两年半的时间涨了这么多,这不是牛市... ...[详细]
-
最近在Web3圈子里,一个名叫Hibiki Run的项目突然火了。说真的,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我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项目。但这个把"听音乐赚钱"理念玩出新花样的小家伙,还真让人眼前一亮。市场表现惊艳记得9月18日那天,$HUT代币在三大平台同时开启认购。我本来还想观望一下,结果转眼间就被抢购一空。这种火爆程度,在当前的熊市环境下简直就像寒冬里的暖阳。更让我惊讶的是,上线半年多就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