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变现嘴撸秘W销的从逻辑到底层3营经济价值揭

变现嘴撸秘W销的从逻辑到底层3营经济价值揭

2025-09-20 14:01:04 [案例] 来源:链鸿金融

最近和GiveRep的生态合伙人Xuan聊了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 - 在Web3时代,怎么让你的每一次分享都能赚钱?作为一个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Xuan的见解简直让人耳目一新。

从MCN到Web3:一个营销人的蜕变

Xuan的经历特别有意思,她笑着告诉我:"你知道吗?我以前在MCN的时候,每天最头疼的就是听项目方抱怨'你们的KOL到底有没有真粉',后来自己做了项目方才发现,原来甲方更纠结。"这段经历让她深刻意识到传统营销模式的痛点 - 项目方和用户之间总是隔着一道厚厚的墙。这让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让项目方和用户直接对话?

我特别喜欢她说的一个比喻:"GiveRep就像个相亲市场,项目方是找对象的人,用户就是相亲对象,而我们就是那个靠谱的红娘。"这个平台最酷的地方在于,它让普通人的每一次分享都能变现。想象一下,你在朋友圈分享一个项目就能赚钱,这不比刷短视频香多了?

Web3营销的三大痛点

Xuan掰着手指给我数了目前行业最头疼的问题:

首先是KOL数据造假。她说:"你知道吗?有些号称百万粉丝的大V,互动量还不如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爷。"GiveRep的解决方案特别聪明 - 用AI分析内容质量和互动行为,把那些刷量的"僵尸号"全都揪出来。

其次是流量转化难。Xuan讲了个特别生动的例子:"你花大钱请明星代言,结果粉丝看完广告转头就去刷别的视频了。"GiveRep的做法是把50%的预算放到任务平台,让用户在了解项目的同时还能赚钱,这才是真正的"品效合一"。

最后是信息不对称。Xuan说她在MCN的时候最怕遇到"PPT项目",现在GiveRep会对上架项目做严格筛选,就像个"Web3版大众点评",让用户只看到靠谱的项目。

"嘴撸经济":注意力变现的新玩法

说到"嘴撸经济",Xuan笑得特别开心:"这词儿听着土,但道理特别实在。"她解释道,这可比传统的"薅羊毛"高级多了 - 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产出优质内容。就像她说的:"你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可能成为你的ATM机。"

我特别喜欢她分享的一个案例:有个大学生在GiveRep上分享项目体验,不仅赚到了生活费,后来还被项目方邀请做了社区大使。"这就是Web3的魅力,"Xuan说,"每个人的声音都值钱。"

给创业者的实战建议

对于项目冷启动,Xuan的建议特别接地气:

1. 找KOL要像找对象 - 不在"大"而在"合适"。她打了个比方:"你卖鱼竿,就该去钓鱼论坛找博主,而不是找美食博主。"

2. 把用户当合伙人。Xuan说现在最成功的项目都懂得一个道理:"与其花钱买流量,不如让用户一起赚钱。"

3. 快速试错。她建议创业者用20%预算测试不同渠道:"就像谈恋爱,得多见几个才知道哪个最适合。"

未来趋势:注意力将成为数字资产

聊到最后,Xuan的眼睛都亮了:"我觉得最酷的是,未来你的社交影响力可能会变成一种数字资产。"想象一下,你的10万粉丝可以变成智能合约里的数字,这可比现在接广告酷多了。

"Web3营销的未来一定是共赢的,"Xuan总结道,"项目方省了广告费,用户赚了钱,这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经济。"

听完Xuan的分享,我最大的感受是:在Web3时代,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值钱。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刷屏上,不如学会让每一次分享都变现。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最稀缺的不是内容,而是真正有价值的注意力。

(责任编辑:趋势)

推荐文章
  • 比特币惊天谜团:一场美国主导的金融革命?

    比特币惊天谜团:一场美国主导的金融革命? 记得2016年那个春天吗?澳大利亚人Craig Wright突然跳出来宣称自己就是传说中的"中本聪"。说实话,当时我看到这则新闻差点把咖啡喷出来。这位自称拥有各种高大上学位的"计算机科学家",怎么看都像是精心包装的"好莱坞剧本"。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日本一位戴着老式眼镜的64岁男子才是主流媒体热炒的"中本聪候选人"。作为一个追踪比特币发展十几年的观察者,我越来越确信:比特币这样精密的金融系统,绝不可... ...[详细]
  • 市场僵局依旧:9.29行情解析与交易策略分享

    市场僵局依旧:9.29行情解析与交易策略分享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最近的行情走势。说实话,看到这个市场状况,真是让人既兴奋又忐忑。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经验,给大家做个深度分析。市场热点速递这两天市场消息挺有意思的。美国政府那边还在玩"狼来了"的游戏,虽然众议院通过了两项拨款法案,但停摆风险依然像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更让人关注的是,有巨鲸玩家大手笔买入6000枚ETH,均价1646美元,这操作背后肯定有故事。另... ...[详细]
  • 虚拟资产监管风暴来袭:香港警方与证监会联手出击

    虚拟资产监管风暴来袭:香港警方与证监会联手出击 最近香港JPEX诈骗案又有新进展,简直让人触目惊心。警方又抓了一名28岁的刘姓男子,这下涉案人数已经达到19人了。想想看,2467名受害者报案,涉案金额高达15.22亿港元,这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监管升级:香港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说实话,虚拟资产这块儿的监管确实不容易。香港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警务处和证监会联手成立了一个专责工作小组,商业罪案调查科、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等精锐力量都参与进来了。... ...[详细]
  • DWF Labs:搅动加密市场的野蛮人还是行业清流?

    DWF Labs:搅动加密市场的野蛮人还是行业清流? 最近加密圈子里有个话题特别火,大家都在讨论一家叫DWF Labs的做市商。说实话,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里,做市商这个角色一直都很微妙——既像是维持市场流动性的"润滑剂",又时不时被怀疑是操纵价格的"庄家"。我从业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一家新兴做市商能引起这么大的争议。神秘的"加密新贵"DWF Labs的故事要从2022年说起。这家公司在疫情期间横空出世,创始人Andrei Grachev是俄罗斯... ...[详细]
  • 加密货币概念股:狂欢后的冷静思考

    加密货币概念股:狂欢后的冷静思考 最近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囤积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货币的上市公司股票开始降温了。作为这个领域的"带头大哥",Michael Saylor的MicroStrategy(现更名为Strategy)股价走势格外引人注目。说实话,作为一个观察这个市场多年的从业者,这种调整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概念股热潮背后的投资逻辑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加密货币概念股"简直火得发烫。投资者们疯狂追捧Strate... ...[详细]
  • AI智能体爆发元年:60个值得创业者关注的AI助理盘点

    AI智能体爆发元年:60个值得创业者关注的AI助理盘点 现在回想起今年4月文心一言发布时的场景,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当时大家都在调侃它生成的搞笑图片,而整个行业则沉浸在ChatGPT培训的狂热中。但就在这个时候,Meta的扎克伯格已经在思考一个更有野心的计划——如何让AI智能体真正走进数十亿人的生活。AI智能体的崛起之路这个领域的发展快得令人咋舌。5月OpenAI融资3亿美元后,Sam Altman私下向开发者透露要将ChatGPT打造成个人工作助手的愿... ...[详细]
  • Solana蓄势待发:这个黄金交叉信号意味着什么?

    Solana蓄势待发:这个黄金交叉信号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发现Solana(SOL)最近的走势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就在昨天,我盯着K线图时突然意识到,这个被誉为"以太坊杀手"的项目可能要迎来一个重要转折点。技术面透露关键信号当前SOL报价22美元左右,稳稳站在50日均线之上。说实话,在经历过FTX事件的重创后,能看到Solana展现出这样的韧性让我颇感欣慰。更令人振奋的是,50日均线正在慢慢向200日均线靠拢,这让我... ...[详细]
  • 以太坊能否逆风翻盘?ETH期货ETF或成关键转折点

    以太坊能否逆风翻盘?ETH期货ETF或成关键转折点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以太坊最近的走势确实令人揪心。还记得2021年那个意气风发的ETH吗?现在它就像个失意的拳击手,被比特币打得节节败退,价格已经跌到1594美元这个让人心惊的数字。以太坊为何节节败退?K33 Research这家业内公认的分析机构最近发布了一份深度报告,揭示了以太坊疲软背后的真相。说实话,当我看到以太坊对比特币的汇率已经跌到0.06时,心里咯噔一下——... ...[详细]
  • 8.27行情速递: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反攻 以太坊多头强势需警惕

    8.27行情速递: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反攻 以太坊多头强势需警惕 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了8年的老兵,我深知这个市场最残酷的真相:活下来比赚钱更重要。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韭菜们,往往都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倒下的。还记得2021年519那天吗?多少人因为不懂得及时止损,眼睁睁看着账户归零。比特币现在报价110000,这行情让不少人都捏了把汗。说实话,昨晚的走势确实吓人,120日均线109200都破了。但仔细看看盘面,你会发现MACD已经出现背离,主力明显在1080... ...[详细]
  • 8亿用户撑腰的TON生态:繁荣还是泡沫?

    8亿用户撑腰的TON生态:繁荣还是泡沫? 最近圈内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TON这个低调的项目居然在熊市中逆袭成功,悄无声息地挤进了市值前十的宝座。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投资者,我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下一个蓝筹股,还是即将破裂的泡沫?光鲜数据背后的隐忧在研究项目时,我习惯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指标来衡量价值:市值/TVL比率。TON的情况特别有意思,它的市值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但链上生态的发展明显跟不上这个速度。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IC...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