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好愿上残实酷现的惨当美痛教景撞
说实话,创业失败的案例我见过不少,但Stelo Labs的故事还是让我唏嘘不已。这家去年才拿到a16z领投600万美元的Web3安全公司,居然在短短8个月后就宣布关门大吉。10月31日,他们默默地在官网上贴出了终止所有产品的公告,这份带着血泪的复盘报告值得每个创业者认真研读。
一场充满理想主义的创业尝试
记得第一次听说Stelo Labs时,他们的愿景确实打动了我:要用最前沿的技术解决Web3领域最棘手的安全问题。创始团队都是行业老兵,他们瞄准的是加密世界最痛的痛点——钓鱼诈骗。想想也是,每天都有无数小白用户因为一个不小心点击了恶意链接,转眼间钱包就被掏空。
他们的产品矩阵看起来很美好:浏览器扩展程序保护交易安全、API服务帮助开发者集成防诈骗功能、数据分析平台追踪恶意网站...数据也确实不错,10万+下载量,1500日活用户,保护了超过2亿美元的数字资产,拦截了数百起诈骗案例。
三个致命的认知偏差
但问题是,漂亮的数字背后藏着三个致命的认知盲区。
1. 想象中的"数据飞轮"转不动
团队最初坚信交易安全存在网络效应——用户越多,看到的攻击越多,防护能力就越强。这个逻辑听起来很美,就像某些AI产品确实越用越聪明那样。可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大多数钓鱼攻击其实用简单的启发式算法就能识别,根本不需要什么大数据积累。
我认识的一位安全专家说过:"在安全领域,80%的攻击都是低水平的重复。"Stelo团队显然高估了数据网络效应的门槛。
2. 钱包使用的美丽误会
更尴尬的是他们对钱包使用场景的判断。团队默认所有加密用户都会使用独立钱包,但现实是新兴的加密游戏、社交应用都在采用嵌入式钱包方案。这就好比当年做PC杀毒软件的厂商,突然发现大家都开始用智能手机了。
记得有个朋友玩StepN时问我:"这个游戏里的币为什么要转到Metamask?直接在游戏里用不是很方便吗?"——这就是普通用户最真实的想法。
3. 过早押注"加密大众化"
最要命的是他们对市场成熟度的误判。团队坚信加密技术即将迎来大众普及的拐点,可现实是2023年的加密用户主要还是投机者和极客。这就好比在拨号上网时代就创业做4K视频流媒体,想法很超前,但市场根本没准备好。
我常跟创业者说:"别做教育市场的事,那都是巨头的游戏。"可惜Stelo团队在这个问题上赌错了。
血淋淋的启示录
看完这份复盘,我最大的感触是:再聪明的团队也会被自己的叙事困住。Stelo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创业者的诅咒"——我们总是太容易爱上自己的创意,却忘了用冷冰冰的数据不断验证假设。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敢于all in又敢于认错的勇气值得尊敬。公告最后他们说会"重新出发",我真心希望这支交过昂贵学费的团队能东山再起。毕竟在Web3这个新兴领域,失败的经验可能比成功的案例更宝贵。
看完Stelo的案例,我不禁想起彼得·蒂尔的那句话:"每个失败的创业者都知道,他们的公司之所以倒闭,归根结底是因为产品没人要。"在这个故事里,不是技术不够好,不是团队不够强,而是对需求的理解出现了根本性偏差。
创业就像在黑夜中航行,有时候最危险的不是风暴,而是我们自己画出来的航海图。
(责任编辑:法规)
-
就在上周五,美国金融界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美联储突然宣布,要关闭去年才设立的"新型活动监督计划"——这个专门盯着银行加密货币业务的"特殊哨所"。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金融监管动向的人,看到这份公告时,我第一反应是:美国对待加密资产的态度,真的在发生180度大转弯。还记得去年那场惊心动魄的银行业危机吗?硅谷银行、银门银行、签名银行相继倒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美联储如临大敌,火速推出这个监管计... ...[详细]
-
最近的以太坊走势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价格在2000美元上方持续震荡,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既期待又忐忑。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交易员,这种行情我见得多了,但每次都会让人心跳加速。当前盘面的关键看点以太坊这几天的走势特别有意思,价格就像是坐上了跷跷板,在2050美元至2090美元这个狭小的区间内来回摆动。说实话,这种行情最考验交易者的耐心和判断力。我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每次价格接近209... ...[详细]
-
还记得2012年我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时的场景吗?那时的比特币就像硅谷的车库,充满了Geek们的奇思妙想。那些在以太坊上火得一塌糊涂的概念——智能合约、NFT、Layer2,其实最早都诞生在比特币社区的小黑板上。但后来事情变得有点尴尬,比特币圈子里的人突然开始把"保守"当成了信仰,就像中世纪修士守护圣经一样守护着代码。当加密世界陷入"宗教狂热"现在的比特币社区简直像个修道院,开发者们像教士一样小心翼翼... ...[详细]
-
说起美联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个掌控利率政策的神秘机构。但你知道吗?它其实还有个"大家长"的身份,专门盯着银行们的一举一动。最近这个大家长可没闲着,针对银行业越来越热衷的加密货币业务,它可是亮出了监管的"尚方宝剑"。美联储的监管铁腕去年10月那会儿,美联储悄咪咪更新了《商业银行检查手册》,专门为银行开展加密业务立规矩。这事儿让我想起前阵子去银行办业务,柜台小哥还在跟客户解释什么是比特币,看来银行... ...[详细]
-
去年冬天,上海市经信委抛出的那份元宇宙"英雄帖",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当时很多人还怀疑这只是一场概念秀,但短短几个月后,首批成果的亮相就给质疑者上了一课。说实话,我最惊讶的不是百度、支付宝这些互联网巨头参与其中,而是看到像宝钢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也在元宇宙领域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打造的"全真元宇宙热轧工厂",不仅把整个生产流程搬进了虚拟世界,还实现了"质量到点、能耗到卷"这样精细化的管理目标。这让我想... ...[详细]
-
Blast凭什么引爆市场?揭秘这个2天吸金2.3亿美金的另类L2
说实话,最近加密圈的朋友们都在讨论Blast这个"异类"。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也忍不住被这个项目的热度吓了一跳——上线短短48小时,锁仓量(TVL)就突破了2.3亿美金,吸引了超过3.7万个钱包地址参与。这速度简直比去年Blur空投时的盛况还要疯狂。Blast:L2赛道的一匹黑马记得第一次听说Blast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又一个L2?"毕竟今年我们已经见证了太多L2项目的崛... ...[详细]
-
深度剖析RSS3:这个被严重低估的Web3信息协议值得你关注
朋友们好!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5年的老兵,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项目——RSS3。记得2018年我刚入圈时,还是个看着K线图发懵的新手,如今也算是个见惯牛熊的老韭菜了。今天就以我这些年的实战经验,带大家好好聊聊这个潜力项目。RSS3是什么?它为什么特别?简单来说,RSS3就是一个专为Web3打造的信息高速公路。想象一下,在传统互联网时代,RSS协议让信息订阅变得简单;而现在,RSS3... ...[详细]
-
最近比特币生态圈可真是热闹非凡啊!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亲眼见证了Ordinals协议自去年1月横空出世后带来的这场"数字文艺复兴"。你知道吗?现在比特币网络上已经刻录了4300多万个铭文,这数字简直令人咋舌!比特币生态的"淘金热"记得ORDI刚上线那会儿,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嗤之以鼻,觉得这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噱头。谁能想到现在ORDI价格都冲破27美元了?更别提那些rats、cat... ...[详细]
-
说实话,昨天的行情真是让人捏了把汗。一大早我就跟大家说,比特币34350附近可以看多,以太坊1775附近也能做多。结果评论区那叫一个热闹,"瞎搞"、"胡搞"、"乱弹琴"这些词儿都蹦出来了。说实话,看着这些评论我都笑了,毕竟在市场里混久了,这种质疑早就见怪不怪了。我这人啊,最喜欢的就是在市场情绪最激动的时候保持冷静。你看昨天那个震荡行情,多少人被洗下车了?但偏偏就是这个"来回震荡"的行情,最后给了我... ...[详细]
-
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看到以太坊这几天的走势,不禁让我想起2022年那段难熬的日子。不过这次的情况似乎不太一样,咱们得仔细分析分析。技术面分析:关键点位不容忽视从K线图上看,以太坊在1700美元这个位置就像是在跳蹦极,上上下下好几次了。这个价位可不仅是心理关口,更是很多机构的成本线。我注意到每次跌到这个位置,成交量都会明显放大,说明有资金在悄悄吸筹。MACD指标目前呈现死叉状态,看起来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