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概述 > 革命攻击社交为何温床e力沦为钓鱼挺的遇挫

革命攻击社交为何温床e力沦为钓鱼挺的遇挫

2025-09-20 19:09:18 [图表] 来源:链鸿金融

最近慢雾安全团队曝光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Coinbase Wallet整合的XMTP通讯协议正被黑客当作新型社工攻击武器。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行业发展的观察者,我不禁要问:我们翘首以盼的Web3社交时代,真的准备好迎接用户了吗?

完美的协议,不完美的现实

记得两个月前Coinbase高调宣布与XMTP合作时,整个加密圈都沸腾了。这种兴奋就像当年第一次用上即时通讯软件的感觉——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在Telegram和Discord的孤岛中挣扎了。XMTP承诺的愿景确实诱人:基于钱包地址的跨应用即时通讯,端到端加密,完全去中心化。这简直就是为Web3量身定做的社交基础设施。

但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我的加密圈好友Tom就向我抱怨:"现在每天打开钱包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会收到什么奇怪的钓鱼链接。"更讽刺的是,这些垃圾信息发送者甚至不需要获得接收方的同意——这与我们痛恨的传统骚扰短信有什么区别?

成长的烦恼

XMTP的处境让我想起早期的电子邮件系统。在1990年代,垃圾邮件也曾是互联网的头号公敌。不同的是,当时的网络规模有限,而今天的Web3社交协议一出生就要面对数百万用户的考验。

从数据来看,XMTP的发展确实惊人:100万个收件箱、30万条私信,还有Coinbase和Lens这样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但正如任何新生技术都会经历的那样,安全问题成了这个"天才儿童"必须跨越的第一道坎。

Web3社交的理想与现实

我们不得不承认,XMTP解决了一个Web2时代无法实现的痛点。想象一下能在微信里直接和淘宝商家砍价,或者在支付宝里与美团骑手沟通——这就是XMTP试图在Web3世界实现的愿景。a16z领投的2000万美元融资也证明,资本对这个方向充满信心。

但作为行业观察者,我注意到一个关键矛盾:去中心化带来的自由,往往与用户体验和安全之间存在天然张力。就像当年互联网从封闭花园走向开放网络时经历的那样,我们正在为Web3社交的"青春期"买单。

前路漫漫

XMTP团队面临的选择题很清晰:是要继续保持完全开放的特性,还是引入适当的管理机制?在采访几位开发者时,我听到一个精妙的比喻:"我们正在建造一栋没有门禁的公寓,既要保证住户能自由出入,又要防止小偷混进来。"

个人认为,Web3社交协议的成熟还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技术可行性验证(XMTP已经做到),其次是安全防护体系建立(正在进行时),最后才是大规模应用爆发。目前来看,我们可能还处在第一阶段的尾声。

作为用户,我们需要保持耐心但也要持续发声。毕竟,只有当协议开发者真正重视起这些安全漏洞时,我们期待已久的Web3社交革命才可能真正到来。而这一天,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更远一些。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烤猫传奇:一个天才少年如何在十年前就玩转了今天的RWA热潮

    烤猫传奇:一个天才少年如何在十年前就玩转了今天的RWA热潮 记得2024年那会儿,RWA(现实资产代币化)这个词都快被炒烂了。华尔街大佬贝莱德忙着发行代币化的美债基金,Solana上能看到特斯拉股票的代币,香港那边更夸张,从光伏电站到充电桩,就差没把维多利亚港给代币化了。天才少年的疯狂实验说到RWA这个词儿,我总忍不住想起十年前那个叫"烤猫"的中国少年。15岁上中科大少年班,后来跑到耶鲁深造,典型的别人家孩子。2012年那会儿,比特币还在地下室里挖呢,这小... ...[详细]
  • 当华尔街还在睡觉时,加密市场已经帮你把股票装进了钱包

    当华尔街还在睡觉时,加密市场已经帮你把股票装进了钱包 深夜两点,你的手机突然震动。不用紧张,这不是垃圾短信,而是你设置的苹果股票代币价格提醒。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在加密钱包里轻点几下,就完成了对特斯拉股票的加仓。这听起来像科幻场景?但在2025年的投资世界,这已经是每天上演的日常。一场无声的金融革命正在上演想象一下,你购买的每个苹果股票代币背后,都有真实的苹果股票躺在瑞士某家合规托管机构的保险柜里。这些数字分身不仅完美复制了股价走势,还能像加密货币一... ...[详细]
  • 金融老兵再出发:SoFi创始人如何用区块链撬动万亿市场?

    金融老兵再出发:SoFi创始人如何用区块链撬动万亿市场? 还记得当年那个颠覆学生贷款市场的SoFi吗?它的联合创始人Mike Cagney又回来了!这位金融科技领域的"老炮儿"带着他的新项目Figure,正准备在华尔街掀起另一场风暴。从校园贷到区块链的华丽转身Mike绝对是金融科技圈里最会"折腾"的企业家之一。2018年离开SoFi后,这位57岁的金融老兵没有选择退休,反而一头扎进了当时还被视为"概念炒作"的区块链领域。"我当时看到区块链技术的第一反应就... ...[详细]
  • Web3.0每日观察:稳定币市场迎来新玩家Cap,NFT交易持续活跃

    Web3.0每日观察:稳定币市场迎来新玩家Cap,NFT交易持续活跃 最近几天,加密货币市场热闹非凡。说实话,作为一名长期观察者,我注意到DeFi领域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调整期。现在的总市值在1634亿美元左右徘徊,这个数字比我去年预期的要低一些。不过有意思的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依旧坚挺,24小时内就达到了97亿美元的交易规模。这说明什么?我觉得这表明市场参与者的活跃度并没有因为价格波动而降低。稳定币市场新格局今天特别要提的是Cap稳定币协议终于正式上线了。这个项... ...[详细]
  • 新加坡Token2049见闻录:加密世界的下一站风口在哪?

    新加坡Token2049见闻录:加密世界的下一站风口在哪? 参加完Token2049活动从新加坡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这场盛会的余温仍然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作为从业多年的加密投资者,我深切感受到这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水深流般的变革。全链互操作性:LayerZero引领新风向不得不说,LayerZero的全链解决方案让我眼前一亮。他们在新加坡街头派出电动车队接送参会者的创意营销,让我想起了早年滴滴打车的推广手法。这种将技术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的方式,恰恰反映... ...[详细]
  • Web3创业者必看:那些你绝不能轻视的法律防火墙

    Web3创业者必看:那些你绝不能轻视的法律防火墙 作为一个在Web3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项目方掉进同一个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技术开发和融资上,等到出问题了才想起来找律师"擦屁股"。说实话,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往往为时已晚。为什么法律文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记得去年有个NFT项目,因为用户协议里缺少关键的风险提示条款,结果在项目遭遇黑客攻击后,被一群投资人集体起诉。创始团队当时委屈巴巴地跟我说:"我们明明口头上都跟用户说过有风险啊!... ...[详细]
  • 12年追寻一场梦:9.2亿美元比特币硬盘的传奇故事

    12年追寻一场梦:9.2亿美元比特币硬盘的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简直比好莱坞剧本还要戏剧化。英国纽波特的James Howells可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随手一扔"。谁能想到,一个被丢进垃圾场的旧硬盘,会在12年后价值9.2亿美元?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抑郁好几年。从技术宅到比特币矿工James出生在威尔士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母亲在微芯片工厂工作的经历让他从小就对电子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记得我第一次拆电脑时手抖得像筛糠,而他13岁就能组装整机了——这... ...[详细]
  • 3亿鲸吞60亿:门罗币遭遇史上最戏剧性51%攻击

    3亿鲸吞60亿:门罗币遭遇史上最戏剧性51%攻击 加密货币圈这几天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从业多年的老韭菜,我亲眼见证过无数次市场震荡,但这次门罗币的遭遇还是让我惊掉了下巴。谁能想到,一个60亿美元市值的"隐私币之王",居然被一个市值不到3亿美元的小项目给拿捏了?这场攻击来得并不突然其实业内老鸟们早就嗅到了火药味。7月底开始,各大论坛就疯传QUBIC矿池要对门罗币下手。当时我还半信半疑,觉得这可能又是一次虚张声势的市场炒作。但8月12日慢雾发布的那条... ...[详细]
  • 后比特币时代:这5种潜力币值得你押注

    后比特币时代:这5种潜力币值得你押注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喜欢翻看加密市场的K线图。记得2017年第一次买比特币时的那种兴奋感,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潮澎湃。如今市场又来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比特币即将迎来减半,ETF获批在望,整个市场暗流涌动。1. Chainlink(LINK):金融界的区块链桥梁说来有趣,我上周和一位在华尔街工作的老友喝酒,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他们银行正在测试Chainlink的技术。这个"预言机之王"正在悄然改变... ...[详细]
  • 机构抢购以太坊热潮:价值投资还是数字淘金?

    机构抢购以太坊热潮:价值投资还是数字淘金?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始把以太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资产列在资产负债表的"现金及等价物"旁边?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公司疯狂囤积域名的那段历史,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智能合约平台。企业级以太坊囤货大赛说实话,当我看到Sharplink Gaming最近又增持了价值16亿美元的以太坊时,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Joseph Lub... ...[详细]